宣讲会伊始,李建华老师就给同学们提出三点建议:
如果我们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可以做一次正式的职业性格测试,真实的选择自己不喜欢什么,对照测试结果,更深层次的剖析自己,更直观的看自己适合哪些职业。多问自己5-8年之后,更看重收入还是安定的生活?李老师更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证实了职业性格测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尽可能多的了解自己心仪的公司。首先从官网上了解该公司主盈利产品,进而查询岗位招聘需求,尽可能将自己的简历与招聘需求靠拢。认真研究企业文化、企业年报以及公司中高层讲话视频,反复揣摩,这将对面试有很大帮助!李老师谈到:“在重大的人生关口时,不要等别人替自己做选择,要做好考察,在真正的问题来临时,可以不慌乱,有条不紊的拿出积累的经验与提前了解的信息,为自己的选择指明方向。”
限制自己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相对于现在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未来5-10年,毕业之后做好选择,好好做下去,不要频繁地换工作。我们应当带着长远的眼光与深层次的认知能力,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始终以一个乐观的状态去看待问题,以更高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做好婚姻计划,这决定了我们一辈子的幸福。
另外,李老师也提到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国情、经济发展阶段、国际环境、数字经济的变化以及疫情影响下整个消费氛围的变化。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商品供大于求,物质资源极为丰富,以及信息化、智能化、全连接的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直接加剧企业竞争压力;伴随着消费者对商品品质以及个性化需求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职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具备的“能力”就显得更加突出。
“用人单位希望员工具备什么?”李老师为我们总结了6个字和1个模型——“有能力的好人”与“冰山模型”。即把一个员工的全部才能看做一座冰山,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部分往往只有1/8,看不见的占据了7/8;1/8是资质、知识、行为和技能,这是显性素质;隐性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等,无法看到,冰山模型最底下的包括价值观、性格特质、动机。
会议最后,面对同学提出“何为盲目换工作?如果在工作中做的不开心,也属于盲目更换工作吗?”的问题。李老师也给出了针对性回答:“不能盲目换工作重点在于‘盲目’二字,综合考量各个方面,如家庭、购置房产等现实因素,要做出更利于我们的选择。例如,我们确实需要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那么在这种现实条件下而言,更换工作就属于盲目的。任何人都会有压力,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不能仅仅因为开心与否来定义生活。”
据悉,参会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良多,对疫情当下的就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选择大于努力,我们需要脚踏实地,也需要抬头看路,这个时代需要我们走出实验室,拥抱时代新环境,多了解企业与整个就业大环境,更加谨慎地对待人生关卡的重大选择!”同学们纷纷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