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见面就问薪资:“钱不到位,咱就撤?”
面试开场白还没说完,张口就是“工资多少?有房补吗?加班费怎么算?”HR内心OS:还没展示能力就谈条件,是来上班还是来当股东?
避雷指南:薪资可以谈,但时机要选对!先展示价值,等HR主动提及或终面时再聊,用“相信贵司的薪酬体系会根据能力合理评定”过渡更得体。
2. 不懂装懂瞎扯淡:“这个问题,我熟(其实完全不会)!”
被问到专业问题时,硬着头皮编答案,甚至把“木马病毒”说成“会跑的马”。HR皱眉:诚信都没了,还敢招你?
避雷指南:坦诚是金!可以说:“这方面我接触较少,但我的学习能力很强,如果有机会入职,我会快速补足短板。”
3. 手机不离手的“低头族”:“刷个朋友圈,面试官应该没看见吧?”
面试中途手机震动,忍不住瞄一眼,甚至当场回消息。HR白眼:连两小时专注都做不到,以后怎么带薪摸鱼?
避雷指南:手机静音放包!面试是双向选择,你的态度就是第一张名片。
4. 把面试当家庭会议:“我得问问我妈同不同意……”
HR问职业规划,你回答“要和爸妈商量”。瞬间暴露学生思维:职场需要独立,不是家长会!
真实案例:某女生因一句“和父母商量”被拒,HR直言:“我们需要能自己做决定的人。”
5. 负能量爆棚的“吐槽大会”:“前老板太抠,同事全是戏精!”
大吐苦水抱怨前公司,HR警觉:今天骂前东家,明天是不是要骂我?
高情商示范:用“希望寻找更匹配的发展平台”替代负面评价,展现格局。
6. 过度包装的“戏精”简历:“精通PS(其实只会美图秀秀)!”
简历上写“带领团队完成国家级项目”,实际只是帮忙打印资料。HR火眼金睛:造假一时爽,背调火葬场!
真相:63.8%的求职失败源于简历不实,用数据量化成果才是王道。
7. 自信过度变“杠精”:“我觉得贵司的商业模式有问题!”
为了凸显“批判性思维”,当场质疑公司战略。HR冷笑:还没入职就想当CEO?
案例警示:某男生因抢答所有问题、贬低队友,被贴上“缺乏团队精神”标签。
8. 空谈理想不说人话:“我的目标是改变世界!”
大谈情怀却无具体计划,HR扶额:我要的是能干活的人,不是哲学家!
加分回答:结合岗位需求,比如“希望用我的设计能力,帮助贵司产品用户体验提升30%”。
面试是门技术活,避开雷区只是第一步,关键是用真诚与准备打动HR!与其抱怨“卷不动”,不如从现在起:
模拟面试练到脱口而出;
用STAR法则(情境-任务-行动-结果)讲好故事;
多投多面,把每次失败当成经验包!
![底图](https://stu.foodmate.net/file/upload/202502/14/11353224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