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机制建设,促进劳动教育体系化。高度重视劳动育人工作,将劳动育人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整体规划,出台《关于新时代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将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勤于思考、勇于创造、吃苦耐劳,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构建学生劳动实践体系,设立“一院一区”劳动实践区、“一院一园”种植体验园等校内劳动实践基地;打造校院两级特色劳动实践项目。建立校院两级劳动育人课程库,学校层面打造劳动教育第二课堂精品活动,学院层面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将劳动教育引入学生“第二课堂”建设体系,规范线上选课、活动组织、课程指导、学分认定等环节,着力提升劳动教育规范化系统化水平。
强化统筹联动,增强劳动教育多样性。推动学工、教学、科研、后勤等部门统筹联动创设劳动场景,积极拓展劳育资源。将劳动教育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的实验教学平台,按“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设计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四个能力维度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将劳动教育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推动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基地向本科生开放,依托“四川省劳模创新工作室”、校内金工车间、工程实训等项目,经常性开展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生产劳动实践。将劳动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加强校、地、企深度合作,打造多样化实习实践平台,建设百余个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每年组织百余支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职业角色、增强社会认知。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各类课外实践项目和竞赛项目,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将劳动教育与勤工俭学相结合,组织受资助学生志愿走进图书馆、食堂等,开展图书整理、卫生清洁等义务劳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品格。
强化前沿引领,推动劳动教育时代化。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运用智能技术、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帮助学生了解科技赋能助力行业转型升级现状,增强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将科普讲座与现场劳动教学相结合,组织学生实地采集校园阀门表井数据,参与校园绿植养护,学习校园节能管理远程数据平台、地下管网探漏报报警系统等智能化设备运用,增强学生对新理念新技术感知和理解。打造研究生支教团、川藏铁路博士服务团等实践品牌,扎实推进校企共建、军民共建实践基地。邀请企业、基层一线劳动骨干担任校外辅导员,在言传身教中引导学生学习践行工匠精神。
强化系统评估,确保劳动教育实效性。从师资队伍、平台建设、学生考核评价等多方面加强劳动育人质量评估,建强资源平台,确保育人成效。充分发挥绩效评价作用,出台《人才培养工作任务绩效核算指导办法》,对指导劳动育人活动、建立劳动育人基地平台并进行合理运营维护的教师给予相应激励,并将相关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评价。制定《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将劳动教育评价作为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以及评奖评优、满足毕业条件的基础依据。出台《本科生劳动实践认定办法》,明确学生劳动实践计分标准。在第二课堂精品项目库建设和“第二课堂成绩单”特色项目培育过程中,加大对劳动实践项目的支持力度,根据实际开设情况纳入各教学单位工作量计算体系。加强对院级劳动实践项目建设、质量成效的督查与评估,探索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推动劳动教育扎实开展、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