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协同联动,凝聚资助工作合力。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将资助育人摆在学校工作突出位置,优化学校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院系紧密协作的资助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国家资助、学校奖助、
社会捐助、学生自助相结合的立体资助网络,畅通奖、贷、助、补、勤、免、偿“七位一体”资助渠道,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着力构建“体系全、范围广、力度大、关怀浓、服务优”的资助育人工作格局。加强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完善分层分类培训机制,不断提高资助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着力打造一支热心关爱学生、育人情怀深厚、熟练掌握政策的资助工作队伍。健全资助制度体系,修订相关资助制度文件10余个,编印《学生资助工作实务操作指南》《辅导员工作手册》等,进一步优化资助工作流程。建设资助信息服务平台“学工在线”系统,对接学生迎新、教务管理和财务查询等平台数据,实现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奖助学金评定等相关工作在线办理,推动学生资助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加强精准服务,切实做好纾困解难。加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常态化家访、“海之子”宣传大使团回乡宣讲、新生入学专题教育、“海大助学在线”资助信息推送、学生资助热线等多种渠道,不断扩大资助政策传播覆盖,帮助学生及家长全面了解相关资助政策,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深切关怀。推动资助工作前移,在新生入学报到前,辅导员建立新生微信群,及时发布、讲解国家资助政策,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助学贷款,进一步提升资助工作主动性。加大学生资助资金投入,推动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全覆盖;不断丰富资助渠道,设置发放疫情专项、自然灾害专项等临时困难补助以及通讯补贴、交通补贴等,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打造“海之子·启航”助学金、爱心大礼包等资助方案。设立“海之子同舟济”专项公益基金,加大对患重大疾病、遭遇重大意外伤害、家庭遭受重大变故等特殊困难学生的资助和帮扶力度,切实做到纾困解难、传递温暖。为家庭经济困难优秀毕业生提供“海之子·行远”奖学金,探索打造“扶上马、送一程”长效帮扶工作模式。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建设学生信息资源平台,优化资助管理,进一步提高各类资助金发放和使用效能。
加强思想引领,厚植感恩报国情怀。坚持学生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加强诚信教育,开展覆盖所有班级的主题班会、征信知识讲座、文艺作品创作等系列诚信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深化励志教育,制作“国奖风采展”,举办“海之子”榜样——优秀学生颁奖典礼、“海之子”讲坛等,出版《海之子风采录》,充分展示励志学子风采,激励广大学生奋发进取、自立自强。强化感恩教育,开展“感恩海大”教育活动,设置“助学公益岗”和“学业警示帮扶岗”,举办“书香流转·行远启航”毕业季书籍捐赠、“爱心包裹”公益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等特色活动,引导受助学生以实际行动感恩和回报社会。
加强能力锻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提升综合素质和技能为重点,打造“春雨工程”发展型资助体系,推动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开设“海之子”成长训练营,举办“公益未来”社会实践挑战赛、公益环保创意大赛等,着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组织勤工助学岗前培训及经验分享会等,开展商务礼仪、办公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学生文字写作、语言表达等基本技能。落实“宏志助航计划”,打造“励志·启航”职业素养训练营,从职业规划、简历制作、线上面试、自我介绍、无领导小组面试、职场商务礼仪、就业安全等7个版块进行授课和答疑,帮助毕业生提高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设立“海之子”行远励志项目,支持受助学生参加国(境)外高校暑期线上课程、到国(境)外高校交流研学等,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持续提升文化自信,为受助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