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系统谋划,下活校企“一盘棋”。一是完善组织架构。成立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领导小组,组建由国内外知名工程教育专家、学科带头人、企业专家、行业负责人构成的卓越工程人才战略指导委员会,将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纳入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总结深化作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工作经验,专班推进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实体化建设。二是细化行动方案。邀请行业重点企业参与研制并出台《中共北京科技大学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意见》《北京科技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制定校企联合培养硕博士全周期培养进度表,完善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营造卓越工程人才良好培养生态。三是创新培养模式。联合13所行业高校、10家钢铁领军企业组建“中国冶金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联盟”,全过程参与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方案制定、培养过程执行、培养资源共享。立足学科专业特色,高质量建设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机械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点,打造以“钢铁脊梁”卓越创新班为代表的工程硕博士订单式联合培养项目,切实推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产业实践有效衔接。
坚持培根铸魂,夯实思想“主阵地”。一是挖掘行业精神内涵。对标“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要求,牵头成立新时代高校“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联合东北大学等53所具有行业背景的高校、中国钢研等6所高水平科研院所、中国宝武等15所钢铁行业骨干企业,深入挖掘钢铁行业丰富的精神内涵,共同探索行业特色型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新理念新模式新举措。二是完善思政育人体系。打造以院士领衔的“大国钢铁”公开课、学科思政论坛、课程思政示范课为主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邀请院士专家、大国工匠等进行高水平学术报告及工程思想分享,打造工程师课程思政精品。依托校外“大思政课”联合实践教学基地,组织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与挂职锻炼活动,坚定学生科技报国价值取向。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新时代“钢筋铁骨”文化建设行动,推进“馆、册、片、书、剧、景、节、展、网”九个系列“钢铁文化”展示工程,开设“钢铁青年”“导言导语”等网络思政栏目,制作《科技人生》《钢筋铁骨·北科力量》系列网络作品,通过“小切口”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强国建设“大理想”,成长为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备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
坚持协同贯通,精耕改革“试验田”。一是强化工学交替。牵头建设低碳智慧冶金、新材料、集成电路等卓越工程师培养核心课程,系统构建专业核心课、校企合作课、工程实践课等多层次高阶递进的本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利用企业丰富资源开设一批专业拓展课,实施“在做中学”的工学交替培养的新模式,组织学生在大三、大四和研一、研二两个培养阶段到企业生产一线参与课题研究,切实提升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二是推动本研贯通。在全校范围实施本研贯通,结合黄昆英才班、材料高精尖班等特色班型,推进本科与工程硕博士贯通培养,组建校企联合面试组,全面考察学生工程思维和实践能力,稳步提高优质生源比例。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制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保证专业学习的连续性和研究方向的延续性。三是优化评价机制。突出工程技术创新创造能力核心地位,转变“唯论文”的评价标准,把工程新技术研究、重大工程设计、新产品或新装置研制等作为工程硕博士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健全博士分流、硕转博、项目退出等机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诊断式评估,持续加强培养质量监测。
坚持双向流动,建强育人“主力军”。一是注重项目牵引。校内导师聚焦企业生产需求和创新需要,通过“揭榜挂帅”形式匹配企业导师,联合做好专项计划申报、招生专业确定、合作项目落实、协力培养学生、联合科研攻关等工作,依托科研团队开展人才培养,把高水平科研资源转化为高质量育人资源。截至目前,企业共提出课题135项,均已顺利对接。二是加强导师培训。实施校内导师“双走”战略,支持专业课教师深入钢厂、矿山、企事业单位等生产一线,基础课教师前往一流大学驻课,持续提升教师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简化企业导师聘用流程,优先认定企业导师授课资格,完善校企双导师及导师组遴选、管理、考核制度,将企业导师纳入导师培训体系。三是激发深层潜力。通过实施“一生双师百企千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将高校科研梯队建设和企业创新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实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技创新“三统一”,推进高素质人才和科研成果“双转移”,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教师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能力、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