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跟随小食同学的脚步走进省金背后的故事吧~
part 1
心路历程
关于获得省金,林学长是这样说的:
从院赛一等奖到省金,我不仅收获了荣誉,更深化了对职业和行业的认知,明确了未来规划。职业规划是多元且个性化的,需结合个人背景探索自我。丰富的校园和实习经历让我不断挖掘自我,回答“我是谁”的问题。自我探索虽痛苦,但积极调整心态、正视结果尤为重要。去年院赛三等奖时,PPT还被调侃“丑”,但我坚持尝试,深刻认识到:不试试永远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
备赛过程充满挑战。PPT大改20版,路演稿4版,简历6版。赛前一周,专家提出“太过理性”的意见,我重新改思路、写稿、背稿,最终定稿。楠春老师和涓睿老师全程陪伴,甚至深夜和周末都在指导,他们是我最强的军师团。
比赛中,6分钟的综合面试准备了20个问题,涵盖职业精神、岗位认知等,合计6000余字。现场提问的三个问题都准备充分,顺利发挥。通过与行业专家和师兄的交流,我对企业生产全链条有了更深的理解,将专业课知识与实践结合,深感学好专业课的重要性。
评委问:“学校对你的职业有何帮助?”除了“985、211、双一流”的硬实力,我更感激学校提供的平台和机会,让我能展示自我,并在备赛中得到全方位的支持。
四月的全国总决赛即将到来,我期待在全国舞台上继续讲述西农食品人的故事,展示农科人的风采,走好我的职业规划之路。
感谢学校、学院、老师们的支持,也感谢不惧挑战的自己。期待续写辉煌!
——致敬每一个追光的食品人。
part 2
采访记录
01
Q:您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我们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
A:
对大一大二的同学来说:
1.明确方向:通过性格测试、兴趣探索和能力分析,减少迷茫,认清自身优劣势。
2.提升竞争力:针对性学习技能、考取证书、参与实习或项目,增强综合能力。
3.降低试错成本:早期实习实践能帮助建立行业认知,提前规避职场风险。
对大三大四的同学来说:
1.确立职业目标:结合兴趣、专业能力和国家需求,分析行业现状,建立清晰的岗位认知。
2.人岗匹配:培养专业知识、自我管理和可迁移能力,实习实践是关键。成绩好≠工作能力强,求职时需注意表达。
3.培养发展潜力:学习交叉学科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应对AI时代的挑战。
02
Q:您可以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您的比赛经验吗?
A:一是PPT打磨坎坷,从院赛到省赛大改20版,制作PPT的能力是大学阶段学到的重要技能。二是路演稿修改,四个版本,每个1600-1800字,逻辑多次调整。赛前一周,专家提出“太过理性”的意见,我重新改思路、写稿、背稿,最终定稿。文字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三是舞台表现,赛前两天系统准备,从服装到仪态、眼神、语调都精心设计。眼神与评委互动,配合动作,提升表现力。总结:Passion!!!
03
Q:您还有什么话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吗?
A:职业规划很重要,但也不要过于慌张。现阶段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做好眼下的事情,低年级的学好专业知识,有机会去实习实践就抓住机会参与;高年级(大三)的同学积极参与实习,争取能在实习中拿到转正offer。大家要相信西农的平台足够大,能让我们有机会展示自己,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强化自身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在就业的赛道中跑出更好的成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旨在帮助同学们通过自我探索、职业认知和规划实践,明确未来方向,提升综合竞争力。比赛不仅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更是深化职业认知、锻炼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宝贵经历。无论结果如何,参与本身就是成长。
同学们,勇敢迈出第一步吧! 职业生涯规划是探索未来的起点,每一次尝试都是通向成功的基石。相信自己,勇敢追梦,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