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伊始,刘肖利指出,皮克林乳液近年来凭借其优异的稳定性在食品工业中备受关注。与传统乳液依赖表面活性剂实现稳定不同,皮克林乳液通过固体颗粒在油水界面形成致密颗粒膜,从而有效防止分层和聚集。其中,天然来源的生物聚合物颗粒(如蛋白质、多糖和酚类)因其无毒、高效及环境友好等特性,成为研究热点。
刘肖利在讲座中重点介绍了其团队的研究成果:通过高压均质技术处理煮熟的带壳蛋黄,成功制备出微米级卵黄球微凝胶。研究详细探究了不同均质压力对微凝胶乳化性能及结构特征的影响,刘肖利特别提到,经60MPa处理的微凝胶能在油滴界面形成紧密的物理屏障,有效抑制油滴聚集与融合,使乳液的储存稳定性得到突破性提升。
本次讲座为学生们深入理解卵黄球微凝胶在乳化体系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开发基于蛋黄的新型高效天然皮克林乳化剂开辟了技术路径。研究不仅推动了蛋制品的高值化利用,也为食品工业提供了更安全、环保的乳化剂选择,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与产业价值。未来,学院将持续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探索蛋制品创新应用,以食品科学智慧助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