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食品伙伴网学生平台!
| 返回食品伙伴网 | 学习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学波教授团队:为食品营养与国民健康不懈奋斗

   日期:2022-09-19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浏览:777    
核心提示:在我校2021年优秀导师团队的榜单上,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专注于食品营养与健康研究,团队12名教师平均年龄仅为37岁,这就是刘学波教授领衔的食品分子营养与健康创新团队。
   在我校2021年优秀导师团队的榜单上,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专注于食品营养与健康研究,团队12名教师平均年龄仅为37岁,这就是刘学波教授领衔的食品分子营养与健康创新团队。
  扎根小镇杨凌,致力营养健康研究
  2008年,刘学波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毕业,毅然来到西北小镇杨凌。“西农一直以来对人才的重视让我能尽己所长,我相信在西农能更好实现我的科研梦。”回忆起当时选择加入西农的原因,刘学波微笑着说。
  入职初期,由于开辟了学院新的研究方向,没有现成的平台可以利用,刘学波遭遇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彼时实验室窗户紧邻公路,细胞培养经常无法避免地受到污染,浪费了试剂和样品不说,还拖慢了实验进程。”“留学期间每天都会跑蛋白,而今同样的实验方法用在这里,就跑不出理想的条带,当时我的压力很大。”面对压力,刘学波没有退缩,没有抱怨,他静下心来,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试验方案,研究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刘学波教授在做实验
  实验证明,虾蟹等海产品中富含的虾青素可以降低帕金森病发病的风险。但到底是其中什么机制发挥了这种作用?刘学波在研究中有了新发现,“帕金森病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学特征是神经细胞凋亡,我们的实验结果揭示出虾青素可通过改善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抑制细胞凋亡,可能是虾青素降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的重要机制”。这项研究结果于2009年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脑研究》上。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理想的船帆终将驶向成功的彼岸。扎根杨凌十四年来,刘学波已成为一棵挂满硕果的大树: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以及国务院第八届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2021年刘学波还入选了国家十四五“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指南编制专家组,并担任副组长。
  他不仅在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取得突出成绩,还建立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创新团队。
  梦想薪火相传,共创奋发科研团队
  2009年6月,跟每年的毕业季一样,大学生们都梦想着去到更广阔的天地发展。然而,有一位叫刘志刚的学生却放弃了中国农业大学的保研资格留在西农,成为了刘学波首批硕博连读的学生。
  “刚从国外回来的大教授和蔼可亲地给我介绍实验仪器的用法,细致清楚地讲解自己在神经方面的研究,实在太吸引我了。”说起当年的情景,刘志刚历历在目。
  刘学波教授敢于突破的科研精神深深沁入了刘志刚的心中。读研期间,刘志刚在老师的指导下发表了多篇中英文论文,还参与出版了一本英文著作。2015年,博士毕业的刘志刚选择了留校工作,跟着刘学波教授在团队里继续逐梦,先后获得了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德国“洪堡学者”等诸多荣誉。
  像刘志刚一样,师从刘学波教授的赵贝塔在博士毕业后也选择了留在团队中。刘学波教授在食品分子营养健康领域的成果,吸引了一批有志青年,除了西农的学生以外,还有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吉林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国内外多所高校的优秀毕业生。
  目前,食品分子营养与健康创新团队由刘学波、王玉堂、刘志刚、段翔、肖春霞、陈琳、刘夫国、马婷婷、丁龙、孙立军、赵贝塔、兰莹等老师组成,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团队国家级人才2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2人,在读博硕士研究生将近100人。
  团队成员涉及食品科学、分析化学、医学、材料科学等多个相关学科领域,交叉合作也促进了团队在食品功能成分的发掘及功能评价、特色膳食与肠脑健康、新型健康食品研发等研究领域不断开拓进取。2018年,该团队入选了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也是陕西省食品学科的首个入选团队。
  “对学生不能一把尺子量齐,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特长和兴趣,因材施教。”科研与育人并驾齐驱,刘学波教授尤其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他鼓励学生在科研之外积极参加各类有意义的活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2016年,刘学波教授获评学校“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荣誉称号,团队培养的学生刘志刚、袁莉、孙全才已晋升为教授,代晓霜、宋歌等任深圳华大、达能的营养健康平台担任负责人,齐国源、米雅诗、刘小宁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脑创新研究所及新加坡科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聚焦食品营养,助力国民生命健康
  七月盛夏,一场热度胜过窗外的课题申报讨论会正在食品楼四楼会议室展开。刘学波教授与团队成员利用假期时间,正在紧锣密鼓的为申报项目课题及与企业合作而积极准备。
  “我们出发点是站在新农科角度充分发掘特色食物的营养功能资源,开展“组分+模式”的健康饮食结构研究,在精准营养研究的高位上争取更多的创新和突破。”刘志刚教授说道。
  走进新时代,团队科研创新的步履从不停歇。刘志刚教授将主持中国“脑计划”--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团队将继续瞄准中国人群的慢性病高发、人口结构老龄化等社会问题,研究肠脑互作机制及营养干预途径,为健康中国2030助力。
咨询
  去年,团队研究发现,孕期处于肥胖状态的母亲,将会影响后代出现认知功能和社交功能障碍,但如果补充典型的膳食纤维--菊粉可以调节母子代的肠道菌群,进而有效改善由于母亲肥胖带来的子代早期神经发育问题。这一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细胞?代谢》上发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解决生命早期神经营养与健康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干预策略。
    “科技汇聚营养,膳食传递健康”是团队的口号,近年来,团队在科研上硕果累累,构建了特色食物功能组分深度发掘与功能评价体系,揭示了基于“肠-肝-脑”轴的分子调控机制,开发了功能因子稳态化活性保持与多维靶向递送技术。在《细胞?代谢》、《自然?通讯》等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受到江南大学陈卫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Thoru Pederson教授、国际营养权威专家Karine Clément、Valter Longo等国内外同行学者广泛认可与关注,在《细胞》、《自然?医学》等国际期刊文章中被引次数达5400次。
  “在育人上,每位成员都将立足“好老师”,争做“大先生”,努力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在科研上,团队将树立“大食物观”理念,聚焦食品精准营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产出大文章,研发好产品,将创新成果写入国民的健康之中。”谈起团队的未来规划,刘学波教授目光坚定、成竹在胸。
 

观看这篇文章的小伙伴请留步~

食品学生汇“助力食品专业人才成长!”为服务宗旨,学生活动板块汇集了各个学校食品学子活动,快来找找你的学校吧!

如果你想了解和提供更多有关内容的话,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关注和联系我们哦~


  • 食品学生汇公众号

  • 食品小V

  • 食品小白
标签: 学生活动
 
更多>同类活动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活动报道
点击排行
鲁ICP备14027462号-1 (c)2008-2022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