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食品伙伴网学生平台!
| 返回食品伙伴网 | 学习平台

实践专栏 | 合肥工业大学解码千年“大救驾” 食生学子赴非遗美食之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日期:2025-08-05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浏览:127    
核心提示:为了深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了深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6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匠心守脉 拾遗焕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寿县春申府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深入考察。团队成员们通过“访传承人、学古法技、谋新发展”三维实践,为这项千年非遗技艺注入青春动能。
  PART 01
  //解码:一块糕点的千年史诗//
  在省级非遗传承人朱庆国的工坊中,队员们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当年赵匡胤在寿州城下因长期征战而食欲不振,在食用当地厨师以猪油、青红丝等食材特制的点心后恢复精力,从而取名为‘大救驾’。”朱师傅生动的讲述,让曾经的烽火岁月跃然眼前。团队成员在聆听中体悟,“这不仅是点心,更是活着的文物”。
  PART 02
  //淬炼:七十二道工序的匠心密码//
  团队成员亲历了“大救驾”从和面到成型的完整工艺。看似简单的包酥环节让队员们屡屡受挫:“面皮必须厚薄均匀,多一克则破,少一克则漏。”在传承人手把手指点下,队员们最终完成的糕点成品虽显朴拙,却在揉捏擀压间真切体悟到“三分在技,七分在心”的匠心真谛。
  PART 03
  //焕新:见证传统技艺的当代实践//
  此次深度调研,让队员们不仅沉浸于“大救驾”的传统魅力,更观察和思考非遗技艺在当代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实践。在严格遵循核心工艺和传统风味的基础上,企业已开发出符合现代健康理念,选用低甜度、高稳定性的功能性糖醇,并通过调整亲水胶体等配料,以维持馅料理想的水分状态和口感质地,同时致力开发新口味系列,有效拓宽了消费群体,让古老味道焕发新生机。企业在努力保留核心工艺的前提下,正积极探索标准化、规模化的工业化生产路径,力求最大限度地保留传统风味。
  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大救驾”糕点只是寿县非遗调研的开端,之后将持续深耕这片文化沃土,在实践中近距离感受非遗工艺的魅力,并将专业所学与传统工艺有机结合,促进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底图
 

观看这篇文章的小伙伴请留步~

食品学生汇“助力食品专业人才成长!”为服务宗旨,学生活动板块汇集了各个学校食品学子活动,快来找找你的学校吧!

如果你想了解和提供更多有关内容的话,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关注和联系我们哦~


  • 食品学生汇公众号

  • 食品小V

  • 食品小白
标签: 学生活动
 
更多>同类活动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活动报道
点击排行
鲁ICP备14027462号-1 (c)2008-2022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