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食品伙伴网学生平台!
| 返回食品伙伴网 | 学习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行思“食”践︱实践探访北镇貌,星星“薯”光映武川

   日期:2025-08-28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浏览:38    
核心提示:七月盛夏,阴山北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薯业探行调研实践团的七名同学整备齐全,在徐徐略带秋意的风中远赴内蒙古武川县。
   七月盛夏,阴山北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薯业探行调研实践团的七名同学整备齐全,在徐徐略带秋意的风中远赴内蒙古武川县。在与这座北方小镇密切交流的四天中,他们用脚步丈量着这片洋溢着薯香的土地,且时时思量着如何将这一方甘霖御风化雨,加强外销,在这座古时北方重镇之上再添一份今日彩绘。
  Part.01
  初访农业局,聆听专家析薯业
  初到武川,实践团的成员们即刻赶赴当地农牧与科技局,在当地团委老师的帮助下见到了三位马铃薯种植专家,随后调研团成员便展开了针对武川当地马铃薯产业结构的调研采访,内容广泛涉及有当地种植优势、种植技术以及种植模式等,全面立体地初步了解了当地马铃薯产业情况。离开前,团委王老师寄予了实践团成员殷切期望:“我们这里长期施行的是‘两麦一薯一羊’战略,希望你们这次实践之旅能协助我们将本地马铃薯推广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啊”。耳畔回荡着团委老师的期盼,眼前闪过一路而来目睹的辽阔田野,实践团的每个成员心中都燃起了要做出一番事业的渴望。
  Part.02
  企业探访行,车间地头绘薯图
  从农科局离开后,经过短暂休整,实践团成员们又踏上了拜访当地各龙头企业的旅途,先后走访了川宝、薯元康、旭丰等公司,行走在田间地头,遍地的碧绿映照着武川前方;漫步在工厂车间,轰鸣的机械散播出一方薯香。经过为期一天的游历寻访,当地薯业拼图被一块块凑齐,当地的企业化生产及加工环节呈现在实践团成员面前,完成了对企业的详细了解。阵阵薯香还萦绕在成员们心头,犹如一颗石子击打在成员心海中央,激荡起一圈圈名为“抱负”的涟漪。
  Part.03
  参会研前沿,科技赋能明方向
  实践团成员受邀参加了武川本地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特色木薯、马铃薯、山药等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课题研究会议,会议聚焦当地马铃薯产业前沿,田世龙专家首先围绕马铃薯的贮藏工程进行学术分享,从特性分析、问题切入、技术建议等角度展开详细讲解,为在场的各位业界人士提供专业培训;其后,杨研究员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展开分析,精准解读了市场需求,直击产业问题痛点;最后则由尹院长向我们详尽介绍了目前市场上的各类主流薯种特性。会议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当地马铃薯的具体生产战略以及未来前景展望,同时以科学理论武装了实践团成员,助力成员们在接下来的走访农户中更好理解当地农户种植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Part.04
  田野访农户,劳力流失现隐忧
  “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为了切实了解当地个体马铃薯种植的情况,实践团一行人来到了上秃亥乡并且选择了刘家村以及范家村作为考察对象。头顶着片片阴云,实践小队们踏足在这片略带荒芜的土地上,以一腔热忱展开了对村民们的走访问卷调查。“孩子们都进城打工去了”,调查过程中成员们听到过的最多的话便是这么一句话,由于偏僻的地理位置及对从事农业的收入不满意等问题,当地年轻劳动力大量出走,导致当地农业生产人员年龄架构老龄化。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生活在当今快速的社会发展冲击下正逐渐淡出年轻人的视野,有地无人承的情况正逐步成为乡村中守村老人群体的普遍现象。
  Part.05
  信息创新双驱动,破局发展谋新篇
  在信息化的当今时代,搭乘快捷便利的各类通信渠道快车无疑是当下解决当地依仗马铃薯产业哺育乡镇发展的不二良策;此外,当前社会形式讲求日新月异,因此唯有创新方可在一众同行产业中脱颖而出,打响“武川马铃薯”的响亮招牌。
  结语 |
  此次实践调研,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产业调研,更是一场新时代大学生解决社会实际发展问题的练兵,将学校知识与课外应用紧密衔接。让青春兵力驻扎进当地发展前沿阵地,让大学成为振兴乡村的后方科研所。
底图
 

观看这篇文章的小伙伴请留步~

食品学生汇“助力食品专业人才成长!”为服务宗旨,学生活动板块汇集了各个学校食品学子活动,快来找找你的学校吧!

如果你想了解和提供更多有关内容的话,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关注和联系我们哦~


  • 食品学生汇公众号

  • 食品小V

  • 食品小白
标签: 学生活动
 
更多>同类活动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活动报道
点击排行
鲁ICP备14027462号-1 (c)2008-2022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