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食品伙伴网学生平台!
| 返回食品伙伴网 | 学习平台

华中农大食安中国行:为暑期托管班的孩子们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日期:2025-08-11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浏览:28    
核心提示:7月18日下午,一堂以“食品标签的小秘密”为主题的科普课程在武汉市洪山区大华社区爱心托管班开讲。
   7月18日下午,一堂以“食品标签的小秘密”为主题的科普课程在武汉市洪山区大华社区爱心托管班开讲。来自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博士团的志愿者们依托专业知识开展此次关于食品标签的科普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孩子们系统讲解食品包装上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的识别方法,帮助孩子们快速掌握食品标签的核心知识,具备基本的食品安全判断能力。
  “生产日期相当于食品的‘生日’,保质期则是食品能够安全食用的期限。”在食品标签科普课堂上,博士团讲师戴紫嫣向小朋友们讲解道。
  戴紫嫣以一瓶牛奶举例,“判断食品能否食用的方法很简单: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加起来,若超过当天日期,食品就可能已发生变质,不能再食用。”孩子们纷纷看向身旁的食品包装,认真查找食品包装上的相关信息。她还补充道,即便食品在保质期内,开封后也有食用风险。“鲜牛奶开封后最好当天喝完,超市切好的西瓜超过4小时就不宜食用,否则易滋生细菌引发不适。”孩子们听到后纷纷点头,这不仅是食品安全知识的传递,更对他们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有着积极意义。
  “大家知道饼干是用什么做的吗?”,“面粉!”台下孩子们立刻举手抢答,戴紫嫣点头:“对,答案就藏在配料表里。”她告诉孩子们,配料表是按原料添加量从多到少排的,排在最前面的原料含量最高。“你们看,这包饼干的配料表第一个是小麦粉,说明它主要是用小麦粉做的。”戴紫嫣举起饼干包装展示,孩子们纷纷凑近查看。当讲到果汁配料表若前两位是“水、白砂糖”就意味着含糖量较高时,有孩子小声说道:“难怪有的果汁那么甜。”戴紫嫣接着说,“糖有很多种,除了白砂糖,果葡糖浆、麦芽糖、蜂蜜这些也都是糖,如果这些在配料表靠前的位置,就说明糖的含量很高哦,吃多了可能会蛀牙,还容易变胖。”孩子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谈及食品添加剂,戴紫嫣说:“它不是有害成分哦。”她举例,防腐剂能让面包不容易坏,天然色素能让果汁更好看,正规企业生产的食品,添加剂使用都符合国家标准,很安全。但没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和质量合格证的“三无食品”可能存在添加剂滥用问题,要避免购买。
  当前儿童食品消费中,高糖、添加剂滥用等问题受关注,博士团让孩子们从成分源头理解食品特性,形成“看配料选食品”的判断能力,这对降低儿童饮食相关健康风险有积极意义,也为家庭食品安全教育提供科学参考。
  课堂尾声,戴紫嫣通过“购买食品时要先看什么”的提问引导孩子们回顾所学。她总结出购买食品的核心要点:优先核查生产日期与保质期,坚决避开过期食品;仔细查看配料表,对糖类及添加剂排名靠前的零食需控制购买量;留意生产厂家信息,从源头上远离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无质量合格证的 “三无食品”。
  博士团表示,掌握食品标签识别方法并非单纯的消费技巧,而是保障健康的基础能力。如同交通规则守护出行安全,食品标签信息是饮食安全的重要参照,了解相关信息才能从根本上降低饮食风险。此次科普课程不仅让孩子们系统掌握了食品标签的核心知识,更帮助他们建立起“关注标签即关注健康”的认知。这种认知将转化为日常消费中的自主判断能力,为其健康成长构筑起一道重要防线。
  作为华中农业大学“食安中国行”项目的组成部分,此类科普活动并非偶然之举。据了解,该项目未来将建立常态化科普机制,通过持续走进校园、社区开展食品科学知识普及,逐步提升青少年群体的健康素养。而这种以高校专业力量为支撑的科普实践,也将为构建“全民关注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格局提供有力支撑,推动食品安全意识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底图
 

观看这篇文章的小伙伴请留步~

食品学生汇“助力食品专业人才成长!”为服务宗旨,学生活动板块汇集了各个学校食品学子活动,快来找找你的学校吧!

如果你想了解和提供更多有关内容的话,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关注和联系我们哦~


  • 食品学生汇公众号

  • 食品小V

  • 食品小白
标签: 学生活动
 
更多>同类活动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活动报道
点击排行
鲁ICP备14027462号-1 (c)2008-2022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