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食品伙伴网学生平台!
| 返回食品伙伴网 | 学习平台

华中农业大学中国行博士团用趣味课堂培育 “食品安全小卫士”

   日期:2025-08-18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浏览:195    
核心提示: 2025年7月23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博士团走进武汉市大华社区,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食品安全课堂。
   2025年7月23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博士团走进武汉市大华社区,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食品安全课堂。活动以理论讲解与趣味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向社区儿童普及实用的食品安全知识,让孩子们在学思践悟中变身守护健康的“舌尖守护者” 。
  课堂上,成员周鸿宇以“食品安全小卫士”为主题,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拆解食品变质的奥秘。“大家看这块面包,表面是不是长了绿色的小点点呀?”周鸿宇举起印有霉斑面包的高清图片问道,孩子们立刻齐刷刷举起小手,有人甚至踮着脚抢答:“是霉斑!不能吃了!”
  这样的互动贯穿全场:从烘焙食品表面的霉斑,到肉类摸起来黏糊糊的手感;从水果散发出的发酵酒味,到乳制品出现的分层结块。周鸿宇结合具体案例,一步步引导孩子们总结出“看外观、闻气味、辨口感”的三步识别法。孩子们听得格外专注,不时点头记下这些实用技巧,课堂里满是积极探索的活力。
  针对不同种类的食品,周鸿宇进一步细化分类讲解辨别要点:肉类变质会散出发酵般的腐臭味,蔬菜表面会浮现褐色斑点,乳制品若“脸色”发灰变暗或表面长出小疙瘩,很可能已被细菌污染。
  周鸿宇特别提醒孩子们警惕“藏毒”食材:发芽土豆含龙葵素、鲜黄花菜含秋水仙碱,必须经过焯水等正确处理才能安全食用,随后还传授了实用的储存技巧:肉类需分区域生熟冷藏,乳制品要放在4℃冷藏层,热带水果适合室温保存……这些专业知识被转化为孩子们易懂易记的生活常识,让大家在日常饮食中能学以致用。
  理论讲解告一段落,成员戴紫嫣随即带领孩子们动手体验毛巾卷制作,金黄的鸡蛋皮、细腻的淡奶油与香脆的奥利奥碎在操作台上依次排开。制作全程穿插“安全操作”要点提醒:淡奶油开封后需立即放回冰箱冷藏,接触食材前必须用流动水反复搓洗20秒,打蛋器与刮刀分开放置避免生熟工具交叉污染……孩子们系着小围裙认真操作,在揉面、涂抹奶油的过程中,将课堂学到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戴紫嫣站在操作台前,一步步示范从奶油打发到蛋皮卷制的完整流程:手持打蛋器顺时针快速搅动,直到淡奶油渐渐变得浓稠挺立,“看,奶油要打发到能立住小尖角才最合适哦!”她边演示边讲解奶油需全程冷藏的储存条件,以及室温放置超2小时可能滋生细菌的变质风险。
  孩子们踮着脚尖围在讲台前,小脸上满是专注。大家学着讲师的样子,小手握着刮刀小心翼翼地涂抹奶油,再均匀铺上奥利奥碎,轻轻将蛋皮卷成一个个胖乎乎的毛巾卷。有的负责抹平奶油,有的专注铺撒饼干碎,分工协作间满是投入的热情。
  亲手制作的过程,让孩子们更深刻理解了“现做现吃、食材新鲜”的安全要义。当捧着自己卷制的甜品时,孩子们舌尖尝到香甜的同时,更把“食品安全要从每一步操作做起”的理念深深印在心里。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熟练掌握了辨别变质食品、正确储存食材的实用技能,更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的模式,悄然培养起他们对食品安全的责任意识。从饭前主动提醒家人“生熟食品要分开放”,到看到过期零食时自觉扔进垃圾桶;从发现冰箱里的牛奶结块后及时告知家长,到拒绝路边摊贩的变质水果——孩子们正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一步步转化为日常饮食中的自觉习惯。
  这种由认知到行动的转变,让食品安全意识真正融入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为健康成长筑起了一道主动防范的防线。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博士团王汝阳表示,社区是食品安全科普的关键阵地。此次活动以儿童为重要切入点,通过“小手拉大手”的辐射效应,带动更多家庭主动关注饮食安全,为构建“社区+高校+家庭”联动的食安防护网筑牢基础。
  “未来,博士团将持续深入更多社区,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让食品安全意识真正扎根每个家庭。”王汝阳的话语中,透着对守护公众健康的坚定决心。
底图
 

观看这篇文章的小伙伴请留步~

食品学生汇“助力食品专业人才成长!”为服务宗旨,学生活动板块汇集了各个学校食品学子活动,快来找找你的学校吧!

如果你想了解和提供更多有关内容的话,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关注和联系我们哦~


  • 食品学生汇公众号

  • 食品小V

  • 食品小白
标签: 学生活动
 
更多>同类活动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活动报道
点击排行
鲁ICP备14027462号-1 (c)2008-2022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