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清晨,冠军村冠军学校洋溢着温馨氛围,邓州市2025“守护童年,牵手共成长”暑假关爱儿童活动启动仪式将在此举办。志愿者提前到场做好筹备,9时整仪式正式开始,各级领导就座,现场掌声热烈。我院志愿者代表徐茁航旭以“用青春陪伴童年”为题发言,道出“用大手牵起小手”的真诚心愿。爱心行囊赠予环节温情满满,志愿者将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捐赠的爱心行囊送到小学生手中,红色礼包与孩子们的笑脸相映,温暖流淌。
仪式后活动丰富多元:红色故事分享会用动画短片搭配方言讲解邓州红色故事,橡皮泥课堂上孩子们捏制“雷锋叔叔”“小红星”,红色基因在趣味互动中悄然扎根。
当日下午,我校教育培训学院院长刘克非、副院长张翼率领“贝宁粮食仓储管理研修班”和“非洲法语国家粮食产后减损增效技术培训班”的49位非洲10国粮农官员,到冠军村调研帮扶。志愿者们协助整理村部卫生、布置展板,并带领外国友人参观村容村貌,介绍特色与发展变化,促进中外交流,展现担当,提升冠军村对外形象。
7月22日,开班仪式拉开活动序幕。家乡文化讲解中,志愿者通过PPT,从邓州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到《岳阳楼记》诞生地及范仲淹“先忧后乐”精神,全方位展现家乡魅力,激发孩子们的自豪感。扭扭棒手工课上,志愿者手把手教孩子们扭星星,色彩鲜艳的星星在孩子们手中诞生,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增进了彼此的互动。
下午,应邻村高家庄村委邀请,志愿者到村内开展了反诈和防溺水宣传,结合农村常见案例讲解,让村民掌握实用安全知识,为乡村安全添上了一层保障。
7月23日上午,反诈知识教育以故事讲解和情景问答展开,孩子们学会应对陌生人、陌生来电的方法;防诈骗手抄报绘制,让安全知识深植心中。龙文化主题创意美术课堂上,“龙生九子”等故事吸引孩子,他们绘制的龙形象各异,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悄然萌芽。
下午,志愿者们不仅拍摄记录了冠军村的特色建筑、玫瑰田园、乡村风貌及村民日常生活场景,还入户宣传了反诈防溺水知识,并开展移风易俗问卷调查,收集村民对乡村文明建设的意见。傍晚的电影戏曲欣赏,让村民们在休闲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也拉近了志愿者与村民们的距离。
7月24日清晨,志愿者们在驻村第一书记常德海的带领下,开展无人机及相机操作专项培训。从无人机起降、悬停,到相机参数调节、构图技巧,志愿者们认真学习实践,为后续记录乡村风貌打下坚实基础。
上午的音乐课堂上,《萱草花》、《勇气大爆发》等歌曲回荡,孩子们在歌声中感受音乐的美好。还有足球、篮球等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尽情释放活力。
同时,志愿者们为村内老人提供了公益摄影服务,用镜头定格他们的笑容与生活瞬间。午后,这项温情工作继续,志愿者们与老人亲切交流,捕捉更多温馨画面。
7月25日,积分卡制作活动开启,孩子们在卡片上写名字,凭积分到超市自主选购物品,体会“付出与收获”的意义。接下来的原地拍篮球、羽毛球比赛中,孩子们分组竞技,加油声此起彼伏,在拼搏中了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国风书法课堂上,志愿者从握笔、笔画教起,“添一笔组新字”游戏让课堂充满乐趣,孩子们在书写中感受汉字之美,传承传统文化。下午,志愿者继续走村串街为老人拍照,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乡村温情与记忆。
7月26日活动丰富多样。风筝绘画中,孩子们自由创作,房屋、动物等跃然纸上;户外放风筝时,从屡屡坠落到掌握技巧让风筝升空,孩子们体会到从失败到成功的喜悦。
油纸扇制作中,志愿者与孩子们配合调色、浸润扇面,感受传统工艺魅力。跳绳比赛延续团队竞技,孩子们为队友加油,体会拼搏意义。科学实验课堂上,安全有趣的实验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好奇。
下午,随着闭班仪式的开展,六天的活动落下了帷幕,志愿者通过小视频回顾这几天的陪伴历程,向大家传递“身边有关心者,远方有惦念者”的理念,为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六天的活动虽已结束,但“守护”与“成长”的故事仍在延续。此次活动,志愿者们用青春陪伴童年,以行动守护乡村。不仅为孩子们的成长搭建了平台,也为乡村发展贡献了力量。“守护”与“成长”的意义在每一个细节中充分彰显,相信这份温暖与力量将持续影响着每一个参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