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食品伙伴网学生平台!
| 返回食品伙伴网 | 学习平台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芝食先锋”社会实践队赴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

   日期:2025-08-20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浏览:54    
核心提示: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持续打造实践育人大课堂”要求,深入推进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行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持续打造实践育人大课堂”要求,深入推进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行动”,2025年暑假期间,食品学院开展先锋思政实践,打造五条思政实践线路,围绕“追寻领袖”初心路、“读懂中国”发展路、“伟大征程”奋进路、“健康中国”科普路、“乡土中国”振兴路,引导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以先锋之姿回应时代召唤,以实干之行走在时代前列。
  为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汲取榜样力量,7月9日,食品学院师生赴山东省聊城市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食品学院学工办主任杨婉若,学工办副主任、团委书记杨彤,辅导员马季陶,聊城市冠县思政实践临时党支部全体成员参与本次活动。
  踏着象征着孔繁森同志50年奉献的50个金色足迹,团队步入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孔繁森以党和人民的需要为己任,两次进藏、历时十年,满怀热血、踏险履艰,一腔热血洒高原、耿耿忠心照雪山,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的铮铮誓言,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拼搏精神、公仆情怀、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实践小队成员备受鼓舞,表示孔繁森精神是激励青年矢志不渝、砥砺奋斗的光辉旗帜,也是推动青年学子担当作为、逐梦前行的强大力量。
  孔繁森同志响应党的号召,先后两次离别年迈的母亲、体弱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主动请缨赴西藏工作。在岗援藏期间跑遍全县乡村牧区,访贫问苦,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深入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地区,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阿里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殚精竭虑,将一腔热血洒在高原上。
  在西藏工作期间,孔繁森同志将藏族同胞视为骨肉亲人。他收养了在地震中失去双亲的三名藏族孤儿,生活拮据的他,竟瞒着所有人,先后三次化名“洛珠”到西藏军区总医院献血900毫升,用换来的营养费900元来补贴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费用。
  孔繁森同志一生廉洁奉公,严于律己。他殉职后,人们整理他的遗物时,发他只有两件遗物:一是仅有的8元6角钱;二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身为地委书记,经常把工资分给困难的群众,自己生活极为简朴,一件旧军装穿了多年。孔繁森同志的清贫与纯粹,映照出共产党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操。
  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评价孔繁森同志等一批优秀干部,“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焕发出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牢固树立和忠诚实践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言行一致地回答了什么是共产党员人生最高追求和最大价值这个根本问题。”孔繁森精神根植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在新时代有了“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内涵。
  食品学院学工办主任杨婉若表示,此次孔繁森同志纪念馆之行,认识孔繁森、了解孔繁森、读懂孔繁森、学习孔繁森,更加深刻地理解孔繁森精神的内涵,食品学院师生在楷模的故里,追溯信仰之源,更加坚定了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业绩。
  聊城市冠县思政实践临时党支部成员张龙表示:“孔繁森同志为人民奉献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他从家乡去到雪域高原,不怕苦、不怕累,积极投入到西藏地区的建设事业当中,将西藏当作自己的家,将西藏人民当作自己的家人,将为人民服务当成自己的毕生事业,‘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会努力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积极奉献、不懈奋斗,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底图
 

观看这篇文章的小伙伴请留步~

食品学生汇“助力食品专业人才成长!”为服务宗旨,学生活动板块汇集了各个学校食品学子活动,快来找找你的学校吧!

如果你想了解和提供更多有关内容的话,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关注和联系我们哦~


  • 食品学生汇公众号

  • 食品小V

  • 食品小白
标签: 学生活动
 
更多>同类活动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活动报道
点击排行
鲁ICP备14027462号-1 (c)2008-2022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