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令营启幕:开启食品科学之旅
7月28日至7月31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守护‘舌尖上的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在北京市朝阳区开展了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
为了探索创新科普模式,推动食品营养安全知识,小队在朝阳区的盈科中心体验馆内举办了夏令营活动。通过开展趣味讲座、实验演示、互动游戏等活动增强青少年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二、趣味课堂开讲:让食品科学 “活” 起来
在这为期四天的食品夏令营中,小队为同学们讲述了美拉德反应、蛋白凝胶、多糖凝胶、食用色素等食品知识及课外常识。采取视频与讲解交叉进行的方式使得专业知识变得有趣生动,让学生们沉浸式体验食品科学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动手实践添彩:从实验到 DIY 的沉浸式体验
此外,小队还加入了实验演示和实践课堂等活动丰富夏令营课程,让同学们可以更加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将理论与应用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记忆。
其中,食品夏令营开展的美食DIY活动最受欢迎——在制作布丁时,将亲手调制的布丁液分别通过“冷制法”和“热制法”加工后观察布丁们的不同凝固过程,以及在品尝自己装饰好的布丁时体验到两者截然不同的口感;在制作酸奶碗时,从混合果蔬粉获得不同的色彩中体会到颜色融合的艺术;在制作可丽饼时,见证饼皮经过美拉德反应成熟时产生的褐色的斑点与独特风味。
四、知识检验:学习成果看得见
在完成全部的课堂知识讲授后,小队还组织了一次知识竞赛以检验学习效果。在竞赛中,各组学生踊跃举手回答问题,气氛十分活跃。而根据夏令营前后学生们的表现与题目正确率,不难看出他们的知识储备有了很大的提升,对食品安全和食品科学方面的知识也都有了更加准确且深刻的认识。
五、守护初心不改:高校力量赋能青少年食品素养
正如她们的项目主题所讲-——“守护‘舌尖上的未来’”。中国农业大学的这五名在北京开设食品夏令营的学生,依托学校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科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深入北京市基层社区和学校,通过知识科普、互动教育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动食品安全与营养科普教育,培养下一代青少年对食品营养安全的意识。
结语:
为期四天的夏令营虽已落幕,但那些在趣味实验中迸发的好奇、在亲手制作里收获的认知、在知识竞赛中点亮的思考,正悄悄在孩子们心中扎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实践小队用专业与热忱,将食品科学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间,让“食品安全”从抽象的概念变成可触摸的体验,让“健康饮食”从简单的倡导化为内生的意识。
守护“舌尖上的未来”,从来不是一场短暂的活动,而是一份需要持续传递的责任。这支年轻的小队以行动践行着高校服务社会的使命,而那些在这个夏天收获的知识与感悟,终将陪伴孩子们成长,成为他们未来守护自身与他人健康的力量——这,便是这场实践最珍贵的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