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院长任发政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赵国华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刘学波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赵谋明教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李斌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雷红涛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张继教授,甘肃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滚双宝教授等专家学者,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山西、内蒙古8个省(区)41家单位与会代表及甘肃农业大学师生3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永才教授主持。
  任发政在致辞中表示,西北地区农牧产品资源丰富,“牛羊菜果薯药粮种”八大产业集群特色明显,对西北乃至我国食品领域的现代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他指出,食品产业行业处于再生期,传统饮食正向多元化、健康化转型,食品学科发展与产业结合的趋势愈加凸显,这对食品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他强调,要强化特色引领,实现错位发展;要推动交叉融合,重塑学科体系;要坚持以人为本,夯实人才基础;要促进协同创新,服务区域振兴。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进一步凝聚共识,互学互鉴,共绘蓝图,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共同探讨食品学科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径,为推动食品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滚双宝在致辞中表示,甘肃农业大学建设发展始终与国家农业高等教育发展、西北农业现代化进程密不可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论述,为食品学科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也为我们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提供了行动遵循。他强调。食品学科要聚焦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产业升级、守护人民健康的核心领域,高质量做好“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要攻关破解西北地区食品产业“小散弱”难题,推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增值;要助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为国家食物安全贡献西北力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吕欣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论坛自举办之初,就明确了聚焦食品领域、立足学科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的主旨要求。院士和专家同仁的把脉问诊、食品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历届论坛交流互访的高效推进,为打破校际交流壁垒、推动学科协同作战、实现共享共赢提供了重要机制保障。他指出,聚焦食品发展规划,论坛的目标愿景愈发清晰。一是构建更高质量的学术共同体,梳理优势短板,推动成果落地;二是打造更具活力的产业创新动力,聚焦机遇发展,实现科技赋能产业、反哺学科的良性循环;三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扩大跨校访学联合培养规模,让培养的人才真正成为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西北食品事业接班人。
  大会特邀赵国华、刘学波、赵谋明、李斌、雷红涛、张继等6位知名专家作主旨报告。报告内容涵盖单甘酯调控面条品质的效果及机制、膳食营养与脑健康干预研究、乳蛋白肽与老年人健康、基于食品胶体物性的营养调控、食品行业潜规则:技术应对实践、科技助力特色农林产业发展等方面。
  随后圆桌论坛上,近20位食品院(所)长及重点企业代表分享了各自在学科发展、食品价值、难点攻克、学术创新、未来应用等方面的经验与挑战,并就如何应对共同面临的问题、抓住发展机遇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倡议,要建立更加紧密的西北地区食品学科协作机制,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共同提升学科整体水平与影响力。
  会议期间,任发政院士、特邀专家以及党委常委、副校长滚双宝,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人事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研究生院、计划财务处等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就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高质量发展与“十五五”规划等内容进行了广泛交流研讨。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西北地区食品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高效率的交流平台,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深化了合作。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携手共进,锐意创新,共同推动西北地区食品学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培养一流食品科技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