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废塑料热解装备终于成功制备出石脑油!我们真的成功了!”实验室响起一阵欢呼声。一路走来,南昌大学废塑料热解团队的实验过程就如同木匠钉钉子,瞄准目标反复“敲打”,把项目钉“准”钉“牢”钉“实”。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南昌大学食品学院所申报的《废塑料微波快速催化热解制备石脑油装备的研发》项目获得全国特等奖,取得我校在该项赛事的历史性突破。
项目指导老师王允圃、刘玉环、李薇,团队成员彭渝洁、韩嘉龙、杨琦、周锦涛、任丽萍、邱悦、董荧、熊建云攻克废塑料规模化处理中转化效率低、产品品质差的技术难题,打通了以废塑料-石脑油-新塑料的循环技术路线,让废塑料实现从“白色污染”到“绿色产业”的“变形”。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南昌大学食品学院所申报的《废塑料微波快速催化热解制备石脑油装备的研发》项目获得全国特等奖,取得我校在该项赛事的历史性突破。
项目指导老师王允圃、刘玉环、李薇,团队成员彭渝洁、韩嘉龙、杨琦、周锦涛、任丽萍、邱悦、董荧、熊建云攻克废塑料规模化处理中转化效率低、产品品质差的技术难题,打通了以废塑料-石脑油-新塑料的循环技术路线,让废塑料实现从“白色污染”到“绿色产业”的“变形”。
“钉钉子”要钉在点子上
钉钉子,如果钉不到点上,钉子就要打歪。据报道,我们每人每周摄入的微塑料相当于一张信用卡。一幕幕因“白色污染”造成的生态恶化、人类健康受到威胁的场景,让这群学习生物质热解转化的同学开始更加关注塑料污染问题,由此结下了与塑料热解的不解之缘
团队通过查找塑料热解资料,了解到传统的机械回收方式会让空气污染问题加剧,并且在这种方式下生产出的塑料产品质量远不如前。但如果能够通过废塑料微波热解制备出再生新塑料的原料,或许将从根本上解决塑料污染问题,但这意味着要探索创新一条前人未开发的道路。
“决定了,我们要创新,做真正有益于生态环境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彭渝洁说,“如果真的能够打通闭环,在现实中减轻白色污染,净化我们身边的环境,这一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三年后,他们成功做到了将废塑料热解转化成石脑油,可直接提供给石化企业用来再生塑料。“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能够真正帮助解决塑料污染的问题。”团队指导老师王允圃对项目成果给予了很高的肯定,这份底气,来源于团队坚实的实验基础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团队通过查找塑料热解资料,了解到传统的机械回收方式会让空气污染问题加剧,并且在这种方式下生产出的塑料产品质量远不如前。但如果能够通过废塑料微波热解制备出再生新塑料的原料,或许将从根本上解决塑料污染问题,但这意味着要探索创新一条前人未开发的道路。
“决定了,我们要创新,做真正有益于生态环境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彭渝洁说,“如果真的能够打通闭环,在现实中减轻白色污染,净化我们身边的环境,这一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三年后,他们成功做到了将废塑料热解转化成石脑油,可直接提供给石化企业用来再生塑料。“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能够真正帮助解决塑料污染的问题。”团队指导老师王允圃对项目成果给予了很高的肯定,这份底气,来源于团队坚实的实验基础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钉钉子”是蚂蚁啃骨头
“钉钉子”绝不是一榔头就能敲出来,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干,把钉子钉“牢”。对于团队的所有人来说,三年来的辛苦付出,终于在此刻有了回音,为这段长征故事短暂地画上了一个句号
“已经记不清做了多少次实验,经历了多少次的失败。”彭渝洁说,失败的过程是痛苦的,起初也难免有气馁,会在心里怀疑自己的能力,“毕竟在那之前都没有人将塑料热解变成石脑油。对于团队来说,实验失败早已成为“家常便饭”,更多的是失败后的一步步检查、一次次校对、一点点剖析原因。面对失败,他们查阅大量的文献和资料,询问王允圃、刘玉环和李薇老师的意见,调研走访,直至将每个细微的问题都落到实处。在这个思考和总结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调整心态,更加坚定了做好项目的信心决心。
没有设备,团队就开始在实验室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改造设备,搅拌杆、锥孔、催化管,大大小小的仪器,都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相应的,材料也必须跟着一起改进。这也只是长征路上大大小小困难中的一道难关。中期试实验阶段,他们无数次调整实验参数,确认结果后,则需要保证设备不停运行才算成功,而这一步,他们走了三个月
“钉钉子”每一下力气各不相同,如何把钉子钉“准”更需要使用巧劲。老师的指引与鼓励,是团队面对困难的盔甲,也更是冲破阻碍的利刃。
“你们可以把刚才项目里所说的石脑油再解释一下吗?”小组成员面面相觑,“刚才在展示的时候已经说过了,评委为何还要让我们再阐述一遍?”是李薇老师点醒了他们:“真正好的项目,要把高深的理论与技术讲得既有技术含量,又清晰流畅,用太学术的语言去表达,就会出现这种情况。”科研也要讲究“说话的艺术”。实际上,在比赛过程中,抠字眼、挑毛病是指导老师李薇的常态。也正是由于有跨学科交叉的存在,团队里的成员才学会了如何更“接地气”地去说清楚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为什么做得好。
除了教会团队成员“怎么说”,王允圃老师也在教会他们“怎么做”。“老师一直告诉我们,想要搞科研,就要有‘钉钉子’的精神,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团队成员说道。失败的时候老师会偷偷给他们点杯奶茶,鼓励他们,成功的时候老师也会像孩子一样和他们一起欢呼。
“三年时间过得很快,缘分这个东西真的很奇妙,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遇到了优秀的你们,我很幸运能够成为这个优秀团队的指导老师,在学习中我们相互成长,相互成就,在奋斗中我们硕果累累。时间定格在三年前我们第一次见面,大家都很羞涩,但三年来我见证了你们的成长,由一张白纸到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我能够有些绵薄之力为你们助益,成为你们的‘过程引导师’,我很高兴、骄傲和欣慰。未来我来,世界无界!我们各自努力,顶峰相见。”王允圃老师感慨到
“百余次的线下线上会议,一百多个G的群文件,数不清的彻夜修改,这些见证了团队的辛勤付出,也为我们最终实现质的飞跃奠定了基础。能遇到如此优秀的老师们和伙伴们,实属幸运。”回忆比赛的全部历程,大家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