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食品伙伴网学生平台!
| 返回食品伙伴网 | 学习平台

实践专栏|合肥工业大学食生学子赴无为市陡沟镇解码乡村振兴新实践

   日期:2025-07-28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浏览:53    
核心提示:7月10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绿色赋能乡村振兴,校地共庆八十华诞”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一行5人深入无为市陡沟镇
   7月10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绿色赋能乡村振兴,校地共庆八十华诞”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一行5人深入无为市陡沟镇,以“一强五融”乡村振兴路径为纲,通过电商探源、产业深访、食安护航、文化铸魂四维调研,系统解析乡村振兴创新实践样本,为校地融合助力乡村发展积累实践经验。
  01、电商探源:品牌矩阵破局 时代风口发力
  当日上午,团队首站走进福传农味,对话创始人谢福传。作为集体经济发展服务商,福传农味借助村集体信誉、资源与政策扶持,畅通村集体特色产品销路。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助力村集体经济年增收460万元,旗下芝麻油、羊肚菌酱等产品畅销市场。谢福传分享创业历程:受村书记感召返乡,从助贫起步,以“提升产品品质为核心”破局,虽遇农产品分级、深加工等难题,仍通过社区团购等模式突围。他寄语大学生:“乡村振兴是时代风口,要结合专业扎根农业,让青春智慧与国家政策同频共振。”此次走访,为团队呈现了电商赋能“一村一品”打造的生动画卷,明晰政策导向下的产业发展路径。
  02、产业深访:葡香鱼跃共兴 绿色技术赋能
  随后,团队深入无为市陡沟镇产业振兴一线,实地探访新田地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双湾村水产养殖大户,直击特色产业发展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发力”的重大改变,解码乡村致富的“陡沟密码”。团队走进新田地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新田地合作社600余亩钢架大棚里,夏黑、巨峰等葡萄自然成熟,凭借绿色无公害标准,产品热销合肥、马鞍山、南京等地,成为经济增收“绿色引擎”。在双湾村,团队还考察了稻虾共作等生态养殖模式,了解智慧增氧、精准投喂等养殖技术。“陆”上葡香甜蜜、“水”里鱼虾欢腾,一陆一水的产业融合,勾勒出陡沟镇富民强村的振兴图景,为团队展现了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实践样本。
  03、食安护航:全链品控筑基 联农机制固本
  下午,团队走进中颐食品科技公司。负责人周程介绍,企业依托本地水产资源,构建“养殖—加工—销售”全链管控体系:养殖端专人监管、原料逐批检测,加工车间坚持出口标准,添加剂严格合规;推行“保底价收购”模式,稳保养殖户收益。目前,预制菜、深加工海鲜等创新品类收益增长,产品进入批发市场与线上社团销往全国。谈及发展,周程坦言“政策支持是底气,精准研判季节原料与产品组合是抗风险关键”。企业吸纳返乡劳动力、联动周边养殖户的实践,让团队对食品企业创收助力乡村振兴有了深刻认知。
  04、文化铸魂:英烈精神永续 文旅融合焕新
  最后,团队前往陡沟镇忠台村,在村史馆解码“红色 + 振兴” 融合路径。村史馆内,泛黄的照片与文献诉说着村名渊源——为纪念两位抗战时期牺牲的本地烈士,张昌忠和倪合台,村民以“忠台”为名传承英烈精神。展柜里的煤油灯、支前账本,讲述着烈士带领乡亲们掩护伤员、筹粮支援前线的故事。隔壁的供销合作社展厅,详实记录着村集体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特色种植的历程,一幅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的图景生动鲜活地展现出来。从企业车间的产业脉动到乡村展馆的历史与发展印记,团队成员既见证了科技赋能农业的实效,也感受到了红色文化浸润下的乡村新貌。
  此次陡沟镇调研之旅,生动诠释了无为市“强化党建领航,推动组织融建、产业融合、生态融畅、文化融汇、人才融智”的“一强五融”振兴路。团队深刻体悟:党建强基是“一强五融”根本,五大融合是振兴引擎。未来实践团队将立足食品学科优势,聚焦绿色技术标准化推广与“三产”融合方案设计,将陡沟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乡村发展范式”,以丰硕的实践成果献礼工大八十周年华诞,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能。
底图
 

观看这篇文章的小伙伴请留步~

食品学生汇“助力食品专业人才成长!”为服务宗旨,学生活动板块汇集了各个学校食品学子活动,快来找找你的学校吧!

如果你想了解和提供更多有关内容的话,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关注和联系我们哦~


  • 食品学生汇公众号

  • 食品小V

  • 食品小白
标签: 学生活动
 
更多>同类活动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活动报道
点击排行
鲁ICP备14027462号-1 (c)2008-2022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