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不急不徐,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款款而来!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调研淡水虾蟹产业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获合肥工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省级重点团队立项。团队在陆剑锋老师、林琳老师的带领下,赴安徽芜湖、宣城、马鞍山及江苏南京和宿迁等地进行实践调研活动。
“一竿界破江云淡,虾蟹盈篮。”虾肥蟹美,鱼米之乡,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安居乐业的象征。如今虾蟹已成为夏季必不可少的畅销美食,同时也是多地解锁财富的密码、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因此在这个热情似火的盛夏,实践团相约八月,远行他乡,即将来一场与“虾蟹”邂逅的研学之旅。
当同学们热火朝天地投入到这火热一夏,这个暑期注定精彩不断,意义非凡!
得天独厚,产业旺
本次调研活动选取安徽马鞍山当涂、芜湖无为、宣城水阳,以及中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江苏南京和“中国螃蟹之乡”泗洪等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将虾蟹养殖加工发展为支柱产业的城市。
安徽省沿江沿淮湖泊众多,水质清澈,底质粉沙坚硬,是大闸蟹的最佳生长地区。“青背、白脐、金脚、红毛”,正是好水育出好蟹。安徽螃蟹产量及产值长年位居全国前三,河蟹产业的集聚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以中国生态养蟹第一县--马鞍山当涂为例,马鞍山市当涂县境内沟渠纵横,鱼虾蟹养殖历史悠久。石臼湖螃蟹,是产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域东部石臼湖的金脚红毛大闸蟹,为当涂历史特产。每年在螃蟹上市之时,当涂县都要举办石臼湖螃蟹节。除此以外,近年来,当涂县瞄准市场需求,在自然禀赋较好的大陇镇等地推广现代循环生态农业模式-稻渔综合种养技术,主推小龙虾和水稻养虾连作技术,并且围绕水产养殖产业建立起门类齐全的配套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南京市高淳区是华东地区特色现代都市农业基地,56万亩耕地盛产优质粮油,26万亩优质水面,年产螃蟹、甲鱼、青虾等水产品3.5万吨。一直以来,高淳保持定力深入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积极打造生态水产养殖模式。高淳全区养殖面积连续20年稳定在20万亩以上,从事与螃蟹相关产业农户超10万户。
宿迁市泗洪县拥有各类水面166万亩,其中辖洪泽湖水面111万亩,占全湖水面的40%左右,湖岸线长165公里,丰富的水产资源优势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早在1994年泗洪县就被认定为“全国水产品产量百强县”,1995年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中国螃蟹之乡”。近年来,泗洪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独特的水产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提出了水产业要向标准化、现代化、高效化和休闲化方向发展的战略目标。先后推广和实施了大规格商品蟹养殖技术、小龙虾生态养殖技术、甲鱼苗种工厂化培育技术、蟹套鳜养殖技术等。
上述调研地的选择为实践团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产融合,促发展
提及“三产融合”,必然绕不开“养殖、加工、市场”三部分,而“三产融合”即通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新生态、新技术、新商业的发展模式,促进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团队以乡村振兴为立足点,以三产融合为突破点,以虾蟹产业为着手点,深入三产一线,用技术兴农业,以行动践真知,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年智慧。
知行合一,助振兴
作为食品专业的学生,实践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习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专业知识,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鲜活力。
通过实地走访养殖地、加工地,研究虾蟹产业三产融合模式,同学们将深入了解专业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感受专业魅力的同时体会食品行业对于社会、国家的重大意义。
身未动,心已远
心怀梦想,奔赴远方
用双脚丈量未来
以笔墨书写青春
八月盛夏,青年正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