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食品伙伴网学生平台!
| 返回食品伙伴网 | 学习平台

华中农业大学食研讲堂 | 营养健康研究中常用的生物学技术和方法

   日期:2025-07-11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浏览:86    
核心提示: 6月30日下午16:00,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于新工科大楼122会议室开展了一场以“营养健康研究中常用的生物学技术和方法”为主题的学术讲座。
  6月30日下午16:00,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于新工科大楼122会议室开展了一场以“营养健康研究中常用的生物学技术和方法”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此次活动特别邀请到我院副教授李凯凯担任主讲嘉宾,40余名食科学子踊跃参与。
  李凯凯首先介绍了多元化生物模型在营养健康研究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他提到,研究中采用了小鼠、线虫、细胞模型,并结合人群队列与猕猴模型,形成了多层次的研究体系。这种研究体系,全方位覆盖了从基础机制探索到临床应用验证的各个研究阶段,为营养健康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系统且可靠的模型支撑。
  接着,李凯凯强调了生物学技术在分子到细胞的多维度检测中的重要性。他指出,ELISA、PCR、WB等经典技术分别实现了抗原抗体定量、基因扩增及蛋白质分析;多重免疫荧光与Fish染色通过组织细胞定位观察微观结构;Chip技术解析了蛋白质-DNA互作机制,质谱成像则可视化了代谢物空间分布。
  最后,李凯凯讲解了组学技术推动研究向系统化发展。代谢组学与空间代谢组学揭示代谢物动态与空间分布;转录组、单细胞转录组及空间转录组从不同维度解析基因表达网络;16sRNA测序、宏基因组学及表观遗传学技术,则从微生物组成、基因变异与甲基化修饰等层面,为营养健康机制研究提供多元视角。
  此次讲座不仅展示了当前研究技术在推动“精准食品”与功能组分研究向临床应用深度转化中的作用,而且通过模型精准化、技术集成化、组学系统化的协同创新,为代谢性疾病预防、个性化营养干预及天然产物健康功效开发提供了全新技术范式。未来,学院将持续举办此类学术活动,逐步构建“理论-技术-应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生态,不仅让学子掌握ELISA、组学测序等核心技术,更能在跨学科协作与产业对接中培养系统思维,成长为推动营养健康领域创新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底图
 

观看这篇文章的小伙伴请留步~

食品学生汇“助力食品专业人才成长!”为服务宗旨,学生活动板块汇集了各个学校食品学子活动,快来找找你的学校吧!

如果你想了解和提供更多有关内容的话,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关注和联系我们哦~


  • 食品学生汇公众号

  • 食品小V

  • 食品小白
标签: 学生活动
 
更多>同类活动报道

推荐图文
推荐活动报道
点击排行
鲁ICP备14027462号-1 (c)2008-2022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