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实践活动聚焦乡村发展实际需求,通过实地考察、技术指导、健康宣教和政策普及等多种形式展开,旨在让队员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01
走进黄地村
第一天,初入乡村,实践队以实地考察为笔,勾勒乡村现状画卷。队员们跟随村干部的脚步,走遍了乡村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从破旧的房屋到崭新的文化广场,从传统的农耕方式到新兴的农业产业,我们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潜力与挑战。每一处细节都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思考和行动。
02
橙园探秘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当地的脐橙园。走进果园,还未成熟的脐橙挂满枝头,队员们仿佛已经看见了丰收时硕果累累的场景。在果园里,张珅老师为我们和果农们进行了详细的指导。老师从脐橙的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到果实的采摘与储存,耐心地讲解着每一个知识点,并亲自示范操作;我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一边学习专业知识,一边帮助果农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通过这次实地考察与指导,果农们掌握了更科学的种植方法,我们也深刻体会到农业技术对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性。
03
共筑平安乡村
第三天,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村民的健康和平安建设。健康宣讲活动中,我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健康知识,看到村民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每一次的解答,每一次的互动,都拉近了我们与村民的距离。而“平安三率”宣传工作,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乡村的和谐稳定是发展的基石。通过宣传,村民们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得到了提高,大家纷纷表示愿意为平安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队员有话说
何欣妍:此次在黄地村的探索之旅深入展馆与橙园,这趟溯源探秘,深刻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彰显了我们集美大学青年学子用知识行动赋能乡村振兴的务实担当。
侯建雄:在黄地村的日夜里,围坐听故事时,触摸到乡土传承的温度;徒步山林间,丈量出生态馈赠的厚度;凝望山田处,锚定了振兴探索的方向。这场三下乡,让青春与乡土共振,以脚步为笔、热忱为墨,在黄地村的土地书写成长,也盼为乡村新篇添一抹属于我们的亮色 。
黄湘婷:这一次,我们走进集美区黄地村,走进田间地头,贴近乡土烟火,在服务中收获温暖,也在实践中读懂乡土责任与青年担当。
陈佳慧:这次的暑期“三下乡”活动,给予了我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机会,收获的不仅是美好的记忆,更是对责任和担当的理解。
曹诗莹:这是一场与乡村深度对话、共探振兴路径的珍贵旅程,让我从文化传承、民生关怀、产业发展多维度,理解乡村振兴的内涵与路径。未来,愿以青春之力,续写出更多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让橙香飘满的黄地村,绽放更耀眼的振兴光彩 。
陈衍霖:在黄地村的三天,我触摸到了乡村振兴最真实的温度:那是科技赋能下,扎根土地的脐橙产业,正载着村民驶向更好的生活
江锦鑫:在集美黄地村的三下乡实践中,青山环抱的村落、热情质朴的村民与田间地头的实践,让我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也收获了成长路上最珍贵的温暖与力量。
胡涵轩:这次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不易,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同时也感受到了村委工作的繁琐和不易。
结语
回顾这次“三下乡”助农实践,我们收获颇丰。我们不仅为乡村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增长了见识,培养了社会责任感。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对一些问题的分析还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在助农过程中,我们的服务方式还不够多样化,不能满足村民的个性化需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这些不足将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将以此次实践为新的起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将继续关注乡村发展,积极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合作,为乡村引进更多的资源和项目。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就一定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