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系列推送第6期
【“乡土中国”振兴路】
走进三围看芹菜,乡村振兴看青年
为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持续加强校地合作,打造发展共赢的生动实践。7月2日至3日,食品学院党委副书记尹淑涛,学工办主任杨婉若带队赴杭州市萧山区开展调研。萧山区相关负责同志参与本次活动。
01、签约揭牌 共谋新篇
尹淑涛与萧山区益农镇相关负责同志在三围村开展“智汇中农·花满益农”中国农业大学与益农镇校地共建座谈会,食品学院优秀毕业生、群英村党总支副书记孔瀚宇主持会议。
会上,镇党委委员沈东燕介绍了益农镇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对后续的合作表示期许。益农镇三围村党总支副书记吴逸潇介绍益农镇芹菜产业发展情况,并就当地产业需求与师生展开对接。尹淑涛表示,学校与当地合作深远,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巨大潜力,益农镇有高质量的农业和工业基础,后续学校将加强校地合作,深化创新驱动。
随后,益农镇党委书记洪波与尹淑涛共同为先锋思政实践基地揭牌,益农镇副镇长沈静峰与杨婉若共同签约,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新阶段。基地将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科研转化的重要平台,推动高校人才资源与乡村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助力益农镇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科创赋能乡村共同富裕”标杆项目。
02、扎根乡土 砥砺深耕
为学习乡村振兴样板案例,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师生走进三围村,考察当地芹菜产业。三围村有1700亩的省级无公害设施蔬菜示范基地,全村80%的村民从事大棚蔬菜种植,村民80%的收入来源于蔬菜种植。为解决销售问题,在2005年由91户农户筹资组建了杭州农垦蔬菜专业合作社,现拥有5000平方的蔬菜交易中心,1000立方的冷库,2800平方米的蔬菜育苗中心,2400平方的蔬菜清洗池,形成一条种植、培训、储藏、销售、运输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在芹菜集运中心,沈静峰拿起刚刚采摘的芹菜,整齐的叶茎带着晨露的新鲜,相同的杆长、油绿的叶片,农户和工人井井有条的称重、输送,让师生感叹于芹菜的标准化种植、智慧化采摘,工业化流通。围绕芹菜,师生仔细关注其种植环境,采摘储运条件,记录数据,并为三围村芹菜产业困境提出青年智慧方案。
03、电商销售 智慧赋能
在益农镇共智富农业电商园,丁君利向师生介绍,园区紧扣数字赋能农业这一中心,聚焦农产品电商化这一载体,从电商园区配套、电商运营服务、村播孵化、电商品牌打造、数字化供应链、产业配套等多方面发力,推动益农特色农业持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辐射带动全镇农业高质量发展,形成独具益农特色的共同富裕基本单元。食品学院硕士生贺韦衡、杨钦月在电商园上线直播,体验了一把“带货”的快乐。
04、学贯二十 大践初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小队成员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学习汇编中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刻领悟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全体党员一致表示,要积极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增强自身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通过搭建高校科研与乡村产业协同平台,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益农镇党委书记洪波、镇党委委员沈东燕、副镇长沈静峰,食品学院优秀毕业生、群英村党总支副书记孔瀚宇、三围村党总支副书记吴逸潇,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党委副书记尹淑涛,学工办主任杨婉若,食品学院先锋思政实践临时党支部全体党员参与本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