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校创新创业中心主任张志新老师、院党委副书记朱坤道老师和学院副院长李健教授莅临现场指导;担任本次大赛的评委老师有“互联网+”国赛评委林泽伟老师、陈艺伟老师和谢志辉老师!
02
本次大赛分为高教主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两个赛道的三个组别,分别是“本科生创意组”、“研究生创意组”和“红旅创意组”,共12支队伍参赛。
03
主持人介绍规则后,12支按照抽签顺序分别进行项目路演以及答辩,项目路演和答辩各5分钟。
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魔塑师--国内首创液化虾蟹壳制备绿色增塑剂
指导老师:
张玉苍、刘群、李蒙
项目成员:
周杰军、陈琳静、林佳仪、黄秋乐、袁舟、蓝雅柳、宫贤莉、于子航、郑文辉
项目简介:
“魔塑师”团队运用变废为宝的理念,在海洋中寻找灵感,以海洋废弃物虾蟹壳为原料,采用独家生物基液化技术,研发出了绿色环保型生物基增塑剂。做到了低成本、高产量、零污染,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从原料,生产到产品,都贯穿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
团队风采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鲜为“膜”知--肉类品质守卫者
指导老师:
张玉苍、刘群、李蒙
项目成员:
邓文辉、吴海弘、于子航、杨硕、林佳仪、李伟怡、钟一媛、刘子阅、黄思霖、曹志宇、乔莹莹、陈方方、金丹丹、陈琳静、孙诗滢
项目简介:
针对“消费者无法得知肉类食品是否新鲜”的问题以及“变质肉类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多发”的情况,本团队以瓜尔豆胶和纳米纤维素为基底,溴百里酚蓝-甲壳素为pH指示剂,采用流延法制备智能包装薄膜材料,消费者可利用这一款薄膜的颜色变化来自检肉类食品的新鲜度。
团队风采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腐获新生--有机肥时代的推动者
指导老师:
翁凌、曹敏杰
项目成员:
张捷凯、苏逸杰、何弼璐、韩涵、和宠凝、杨玉婷、周小蕾、杨富诚、林荣荣、林诗捷、张若兰
项目简介:
化肥常年的过度使用,造成了土壤板结、水源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减少化肥使用,造福子孙万代;施用有机肥,保护水环境”的理念在广大农村,从地方政府到农户均已形成共识。
“腐获新生”团队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致力于将食品企业有机废弃物处理加工成有机肥。已成功从红树林滩涂中筛选出耐盐菌,解决了废弃物盐分高发酵菌难存活问题。通过对发酵罐和烘干设备进行技改升级,采用三段发酵、间歇加热、错位搅拌的方式,实现了有机物快速分解、双重除臭、完全灭杀病菌及虫卵的效果。
团队风采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圆小仙--一款更健康的茶饮伴侣
指导老师:
张玉苍、刘群、李蒙
项目成员:
梁秋盈、滕兴洋、吴海弘、李润东、覃茜茜、金丹丹、陈芳芳、刘子阅、施达、孙诗滢
项目简介:
补钙类产品市场需求量巨大,融合健康安全理念,本团队利用生物钙转换技术,将有机钙添加到热销且便宜的仙草中,改善了仙草的营养结构和口味层次,研发出一款富含钙元素的营养健康又美味的仙草珍珠。
团队风采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以膜为载--食品加工行业高质量发展领航者
指导老师:
翁武银、任中阳、张金丽
项目成员:
许文婧、黄晨宁、陈越、林庆、张曼琪、林铭晴、蔡雅思、胡德志、韩耀辉、邓文辉
项目简介:
本项目针对可食用包装膜行业现有痛点,结合副产物高值化利用平台,利用鱼类、豆类加工副产物创新研发可食膜配套生产工艺,打造一款质优价廉的可食膜材料,项目核心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10件,软着3件,第一作者均为团队成员。目前产品已达规模化生产水平,该绿色化、高质化、多功能化的高质量发展方案已获厦门市翔安环保局在内的多家单位的支持与认可。我们将立足厦门,辐射福建,展望全国,继续在推进绿色低碳材料发展的同时,全力护航健康中国。
团队风采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琼林玉脂--中国琼脂提取与高值利用技术颠覆者
指导老师:
肖安风、肖琼、张永辉、陈永强
项目成员:
宋思萌、母东芳、高恺菲、兰博、卞心洁、郑泰伟、郑文静、林伟毅、马玟、闫怡苇、吴慧娟、叶璐、袁世雨、蔡雨欣
项目简介:
琼林玉脂团队围绕琼脂提取和加工产业链,突破卡脖子技术问题,创新研发出琼脂绿色提取技术和琼脂糖定向除杂技术,并实施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创新,攻克核心技术。
团队围绕琼脂糖加工全产业链,为琼脂生产商提供绿色清洁生产技术许可,同时销售琼脂糖,为下游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综合琼脂集成示范与产业应用,形成衔接紧密的一体化经济海藻加工链,推动国内琼脂糖加工业良性发展,致力于打造国产琼脂糖领导品牌。
团队风采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壳养之道--助力对虾绿色高效养殖
指导老师:
翁凌、曹敏杰
项目成员:
余姝颖、姚滢、叶安琪、雷雨婷、胡文冉、郝好
项目简介:
壳养之道--助力对虾高校养殖团队以废弃牡蛎壳为原料,发现高温煅烧后的牡蛎壳,具有“千亿微孔”的孔隙结构,能够吸附钝化重金属、净化水质;补充钙、锌、铁、锰等多种中微量元素,帮助幼虾顺利蜕壳、提高免疫力、减少发病率。
团队与厦门玛塔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目前已将牡蛎壳制备成水质净化剂和饲料营养强化剂二种产品并已经由公司进行规模化生产。团队将引领更绿色、更环保、更生态、更高效的对虾养殖新模式,为对虾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团队风采
主赛道研究生创意组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转鲜为安--水产品新鲜度实时监测的领航者
指导老师:
陈全胜、焦天慧
项目成员:
吴坚、韩玉莹、黄思霖、王上、康澄澄、黄雪、张曼琪
项目简介:
本项目根据不同储藏期水产品挥发性气体的变化情况,构建了敏感度高、专一性强的纳米材料色敏传感器,分别基于光谱信息、图像信息以及两者的融合信息对不同陈化度的水产品进行分类建模。根据分类结果选择适合的信息表达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一套水产品腐败程度高效节能监测装置,能够大幅减少检测的时间、提高检测准确度。
团队风采
红旅创意组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利藻生花--致力于科技反哺农业的践行者
指导老师:
肖安风、张永辉、肖琼、陈永强
项目成员:
高恺菲、兰博、宋思萌、母东芳、郑文静、郑泰伟、卞心洁、叶璐、袁世雨、林频捷、张聪、茹毅、叶津铭、焦超、陈会景
项目简介: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海藻资源,但由于传统的海藻加工技术落后,加工过程面临着成本高、污染大的问题,同时,还有大量的有效成分随废料流失,资源利用率低。利藻生花团队从海洋资源反哺农业的思想出发,在目前的海藻提取工艺上做出创新和改变,生产出成本低、品质高的物料添加剂--海藻伴侣,大大改善土质,产率极佳。团队围绕海藻加工及废料处理全产业链,实现技术创新。
利用“海藻绿色提取技术”降低加工过程中污水排放量及盐碱含量,通过“生物定向酶解技术”,利用海藻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生产海藻伴侣物料添加剂,实现变废为宝。利藻生花团队不断提升海藻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助力农户增产增收,助力农村产业升级,致力于用科技反哺农业,创新推动乡村振兴。
团队风采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沙漠之花--沙棘深加工技术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指导老师:
李健、张铃玉
项目成员:
李思洁、蒋依玲、刘芷含、陈琳、陆甘玥、黄彬城
项目简介:
由食品科学,市场营销,金融多个专业的研究生及本科生组成的“沙漠之花”团队,专注于研发沙棘的深加工产品,开拓其产品市场,以此带动沙棘主要种植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为带动沙棘产业规模的发展,现已注册海科福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构建了“2+2+1+N”的商业模式,致力于促进整个产业的良性循环,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产业发展成果。
团队风采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柚见欣生--蜜柚加工科技创新引领老区振兴路
指导老师:
倪辉、胡阳、李利君、何凡
项目成员:
叶家影、肖德鑫、郭梓莹、柯静雯、张翎琦、潘蕙、陈明巧、吴雪婷、付峻霖、营智巍、李岳冰、张曼琪
项目简介:
福建平和琯溪蜜柚存在果农丰产不丰收、蜜柚产业增值难的问题,我们团队因此成立公司,在解决蜜柚脱苦难技术痛点的基础下,对蜜柚进行柚果全果综合利用,并采用独特的“回馈共盈模式”,实现农户增收、企业发展和客户健康的良性互动。
团队风采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化秆为液--助农使者 振兴先锋
指导老师:
张玉苍、刘群、李蒙
项目成员:
安春艳、莫忍莉、吴奕婷、罗钰、张楠、崔瑜萱、黄倩如、丰韵茜
项目简介:
我们的项目通过自主研发液化技术以香蕉茎秆废弃物为原料生产出高附加值工业产品-绿色胶粘剂,来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团队风采
评委点评
三位评委老师结合各自的专业知识、社会阅历与赛事辅导经验,对参赛队伍进行精彩的分析与点评;并从项目的可行性与创新性出发,针对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颁奖环节
一等奖《以膜为载》
二等奖《柚见欣生》《沙漠之花》
三等奖《转鲜为安》《腐获新生》《琼林玉脂》
优秀奖《壳养之道》《鲜为膜知》《利藻生花》《魔术师》
本次大赛进一步提升了“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在学院内的影响力,推动形成良好的学科竞赛氛围。希望各参赛团队结合评委老师的意见进一步完善项目,争取在接下来的赛事中斩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