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P融合创新科普
商圈联动吸引青少年
实践团聚焦青少年食品安全教育需求,于7月8日联合南开大悦城必胜客餐厅,巧妙结合热门IP“猫和老鼠”,打造沉浸式食品安全科普主题乐园。活动通过讲解芝士种类、制作工艺及食品安全知识,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吸引大量青少年积极参与,有效拓宽科普覆盖面,提升青少年食品安全认知水平。本次活动获《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社会反响热烈。
二、聚焦老年群体
贴心讲解强化实操能力
实践团关注老年群体食品安全需求,致力于提升老年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7月29日,实践团深入南开区犀地社区,针对老年居民开展农产品安全专题宣讲。团队成员以日常生活案例为切入点,系统讲解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流程安全知识,重点传授选购、储存、清洁和烹饪等方面的实用技能,显著增强老年群体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操作能力。
三、趣味互动进社区
激发青少年学习热情
为助力青少年筑牢食品安全认知根基,7月30日,实践团赴河北区芳草园社区,面向青少年群体举办农产品安全科普活动。活动通过趣味问答、案例分析和邮票奖励等互动方式,充分调动青少年主动思考与参与的积极性,在轻松氛围中传递食品安全知识,助力培养科学的饮食习惯。
四、全面覆盖多元群体
精准服务社区居民
实践团秉持着为不同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食品安全服务的理念,8月2日,在东丽区赵沽里社区持续开展科普活动。团队根据该社区居民结构特点,针对性调整宣讲内容,着重讲解农产品包装信息识别与“三无”产品防范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与实操指导,帮助居民掌握安全知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实践总结与展望
此次系列活动中,“食”代启智实践团紧密围绕“先锋计划”要求,充分发挥学院专业优势,走进社区、贴近群众,以创新形式和务实内容推动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彰显了学院服务社会、育人成才的使命担当。活动覆盖多年龄段市民,实现科普对象精准化、内容差异化、形式多样化,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食品安全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三全育人”实践路径,拓展社会实践平台,鼓励更多青年学子投身基层服务,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奉献社会,为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推进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战略注入青春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