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守望,互利共生促收入】

图为实践团队到无为市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进行调研 团队摄影师石凯烨 供图
烈日当空,实践团队首先来到无为市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进行调研,在无为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陈德贵和合作社养殖户吴永青的陪伴下,实践团队深入了解关于稻虾共作、稻鳝一体化以及“小龙虾+水稻+罗氏沼虾”等模式运作体系及特点。

图为无为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陈德贵向实践团队介绍稻虾共作模式 团队摄影师石凯烨 供图
陈德贵指出:“这种养殖模式利用稻渔互利优势,既能有效带动种植户增收,又降低了饲料、肥料和农药的投入使用,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环境污染。”该模式能够实现“一田双收,一水两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效果,实现了经济和生态的双赢。

图为合作社养殖户吴永青向实践团队展示养殖的龙虾 团队摄影师石凯烨 供图
为更好地向实践团队展示养殖的龙虾,吴永青亲自下稻田为实践团队展示养殖的龙虾。并表示,无论何时,只有亲力亲为,才能更好地投入乡村振兴事业。
【座谈探讨,工农结合助振兴】
(研究院简介)
2021年11月,为推进省级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创建工作,无为市人民政府与安徽农业大学决定共建安徽农业大学无为市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构建以科技推广、成果转化和教育培训为一体的,面向"三农"的全方位共建平台。
2022年5月,研究院于开城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动工建设,2023年10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共投入资金2600万元,新建及改建房屋5栋,包括专家工作室、专家公寓、科研中心、培训中心等,占地面积约18亩。研究院下设水产、水稻、畜牧、茶叶和果蔬五大产业联盟,负责对无为市特色农业产业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研发、集成、转化、示范与推广等工作。

图为实践团队与安徽农业大学实习生团队共同参观研究院 团队摄影师石凯烨供图
结束简单的实地调研后,实践团队在研究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研究院展厅以及实验室,更加深入了解了无为市乡村振兴产业产品。与此同时,由安徽农业大学金生振博士带领的实习学生团队也来到研究院进行培训学习,两校学子进行了友好交流和相互学习,此次共同研学不仅加深了两校之间的友谊,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路。

图为实践团队与安徽农业大学实习生团队、无为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张俊荣进行座谈会 团队摄影师石凯烨 供图
在座谈会上,实践团队领队老师陆剑锋与安徽农业大学金生振博士共同表示:工业的技术创新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有效结合将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支撑。无为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张俊荣也表示:“乡村振兴重点在于产业振兴,无为市要想持续发展未来产业,首先要做到三产融合,这便离不开工农结合。”除此之外,张主任还强调,种业振兴、生态养殖以及打造品牌效应也是持续发展农业极为关键的举措。

图为实践团队与安徽农业大学实习学生进行交谈 团队摄影师石凯烨 供图
通过这次交流,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农业大学的学子们不仅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更重要的是,经过交流学习,两校学子为乡村振兴的道路增添了新的思想、新的动力。在未来,两校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为推动工农结合、实现乡村振兴策略而努力。

图为实践团队与安徽农业大学实习生团队合照 团队摄影师石凯烨 供图
